一、 何为“童子”?
在出马仙及相关的民间信仰里,“童子”通常指两种概念,但在此语境下多指第一种:
童子的来源:指前世是神仙(如道教天尊、佛菩萨、王母娘娘等)座下的童子、侍女、仆役等。他们因某种原因(如动了凡心、犯错、被罚、或偷跑下凡)而转生人间。
童子的特征:这类人通常天生聪慧、相貌清秀,但人生路途多舛,主要表现为:
婚姻不顺:恋爱坎坷,难以成婚,或婚后矛盾不断,多次离婚。
身体健康不佳:从小体弱多病,或有某种难以根治的慢性病、疑难杂症。
运势波折:事业财运起伏巨大,感觉总有无形力量阻碍,怀才不遇。
心灵敏感:多数对玄学、宗教有天然兴趣,或有不同程度的灵异体验。
“童子”的归宿:信仰认为,因为这些人是“偷跑”下来的,天界或他们原来的“单位”会将其召回。所以他们在人间的“缘分”很浅,容易早夭或遭遇大劫。为了化解这种命运,就需要通过“送童子”的法事,制作一个假的、替身的“童子”送还回去,以此瞒天过海,保住真身在人间的平安与幸福。
二、 确认“童子”身份
并非所有运势不佳的人都是“童子”。在决定是否进行法事前,出马仙弟子会通过其特有的方式进行查证:
仙师查证: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弟子请仙师落位,直接探查事主的“前世根源”,看其是否来自天庭、佛道圣地等,并确认其具体来源(例如,是观音菩萨身边的童子,还是太上老君殿前的扫地童子)。
八字推算:民间也有通过生辰八字来推算的“童子煞”口诀(如“春秋寅子贵,冬夏卯未辰”等)。出马弟子可能会结合八字与仙师查证的结果,相互印证。
症状吻合:事主的人生经历必须高度符合上述“童子”的特征。
只有多方确认是“真童子”,并且当前的磨难确实与此有关,才会建议进行“送童子”法事。
三、 “送童子”的法事流程与方法
这是一套极其精细和严谨的仪式,各个环节都充满了象征意义。
第一步:前期准备
择吉日:选择良辰吉日进行法事,通常要避开与事主生肖相冲、与仙师相冲的日子。
备替身:这是法事的核心道具。
材料:通常用稻草或秸秆扎成骨架,再用彩纸裱糊。高级的会用白布或帛缎。
形象:扎成童男或童女的形象,高度通常与事主的身高一致。
开光点睛:由弟子请仙师为替身“开光”,注入灵性,使其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纸人,而是承载了事主“童子”信息的替身。
写表文:准备一份“送童子的表文”,类似于一封给上天神灵的正式公文。上面要写明事主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以及送还童子的缘由,并盖上仙堂的法印。
备供品:准备香、烛、纸钱、水果、清水等必备供品。
第二步:法事进行中
净坛请神:如同其他法事一样,首先净化坛场,恭请本方仙师临坛护持,并请值日功曹、本方土地等神祇作为见证和传递表文的使者。
禀明缘由:弟子在堂前上香,将事主的情况和送还童子的诉求,大声禀明仙师和上天。
替身承载:让事主对着“童子替身”吹一口气,或绕其身体三周,象征将自身“童子”的业力信息完全转移至替身之上。
焚烧送走: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弟子的主持下,将替身、表文以及大量的金银纸钱一同焚化。
象征意义:焚烧产生的青烟袅袅上升,象征着将替身和表文送达天界。纸钱是给押送童子的神兵的“路费”,也是替身在另一世界的用度。
仙师护送:信仰中认为,弟子的仙师会亲自或派兵将护送这个“替身童子”返回其本来的地方,并上交表文,完成“报到”手续。
第三步:法事结束后
禁忌与嘱咐:法事后,弟子会叮嘱事主一些禁忌,常见的有:
不回头:法事结束后直接回家,途中不要回头张望。
不言语:回家路上尽量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短期避讳:一段时间内(如三天或七天)避免参加红白喜事,不去坟地等阴性场所。
衣物处理:事后需更换一套新的内衣裤,象征彻底告别旧运。
观察变化:法事成功后,事主通常会感到身体变得轻松,长期的压抑感消失,运势会逐渐平稳回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