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是六壬课式的核心,代表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三个阶段。三传的起法有九宗门之说,其中贼克、比用、涉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种方法。
贼克法是三传起法的第一宗门。当四课中出现上克下或下贼上时,就以这个受克或贼克的爻作为初传(发用)。上克下如君治臣,为顺;下贼上如臣叛君,为逆。逆克比顺克更为急迫有力。
具体运用时分为几种情况:如果四课中只有一课有克,不论上克下还是下贼上,都取这一课为用。如果有多课上克下,则取与日干相比者,这就是比用法。相比是指与日干阴阳属性相同,如甲为阳木,寅为阳木为比,卯为阴木为不比。
涉害法是贼克法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当四课中出现俱克(上下相克)或俱比(都与日干相比)时,就需要用涉害法。涉害的意思是深入地盘本宫,看其受害的深浅。
涉害法的具体操作是:将受克的爻归于地盘本位,然后顺时针数到受克的地支,看中间经历的地支有多少个被克。经历被克的地支越多,受害越深,就取这个受害深的爻作为初传。如果受害深浅相同,则取寅申巳亥四孟位优先。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涉害法的运用。假设四课是寅甲、午寅、亥酉、辰亥,其中第一课寅甲是下贼上,第三课亥酉是上克下。这时就需要用涉害法。先将寅归于地盘寅位,顺数到甲(实际是寅,因甲寄寅),中间经过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看其中有多少个被寅木所克(寅克土,看辰、未、戌、丑)。同样将亥归于地盘亥位,顺数到酉,看中间有多少个被亥水所克(亥克火,看巳、午)。比较两者受害深浅,取深的为初传。
起出初传后,中传和末传的起法相对简单。通常是以初传所临的地盘位置为上神,作为中传;再以中传所临的地盘位置为上神,作为末传。这就是所谓的"寻线法"。
三传在六壬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初传称为"发用",代表事情的开始和动机;中传代表事情的发展过程;末传代表事情的最终结局。通过分析三传的五行生克、神将组合、神煞加临,可以清晰地看到事情发展的脉络。
三传与四课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如果三传生于四课,表示事情得助易成;如果三传克于四课,表示事情受阻难成。三传自日上发用为内事,自辰上发用为外事;三传顺行事顺,逆行事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