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盘和四课构成了六壬课式的基本框架,是进一步推演三传的基础。这一步骤如同建造房屋,先要打好地基、立好框架。
天地盘是六壬模拟宇宙运动的模型。地盘是固定不变的,代表地球的静态方位。地盘的排列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正北、北偏东、东北、正东等十二个方位。
天盘是动态的,代表天体的运行变化。天盘的布法是将月将加在占时之上,然后顺时针依次排列其他十一个地支。例如月将申,占时午,则将申加在地盘午位,酉加在未位,戌加在申位......依此类推,形成天盘。
四课是从天地盘中提取信息的重要环节。四课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外、主客、动静关系。每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阳、为外、为动,下为阴、为内、为静。
起四课的方法是以占事日的天干为基础,通过天地盘的关系层层展开。具体步骤是:第一课,日干寄宫位上天盘所得地支为日上神,与日干组成第一课;第二课,日上神所在宫位上天盘所得地支与日上神组成第二课;第三课,日支所在宫位上天盘所得地支为辰上神,与日支组成第三课;第四课,辰上神所在宫位上天盘所得地支与辰上神组成第四课。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天干寄宫的问题。因为天干只有十个,而地支有十二个,所以需要将天干寄放在相应的地支宫中:甲寄寅,乙寄辰,丙戊寄巳,丁己寄未,庚寄申,辛寄戌,壬寄亥,癸寄丑。这是起四课的关键。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四课的起法。假设甲子日午时申将,日干甲寄寅宫。第一课:看地盘寅位,天盘是子,得子甲;第二课:看地盘子位,天盘是戌,得戌子;第三课:看日支子位,天盘是戌,得戌子;第四课:看地盘戌位,天盘是申,得申戌。四课就是子甲、戌子、戌子、申戌。
四课起好后,需要检查是否有克,这是发三传的依据。克分为贼克(下克上)、上克下(克下)、俱比(上下相克)、涉害(俱克俱比)等情况。不同的克应关系对应不同的起传方法。
四课反映事物的层次关系:第一课为日之阳,代表当事人的外在表现和主观意愿;第二课为日之阴,代表当事人的内在想法和实际情况;第三课为辰之阳,代表对方或环境的外在表现;第四课为辰之阴,代表对方或环境的真实情况和最终目的。
通过分析四课,可以初步了解事态的基本状况。比如日上神生日干,表示得外界帮助;日上神克日干,表示受外界压力;辰上神生日支,表示环境有利;辰上神克日支,表示环境不利等。
天地盘和四课是六壬推演的基础,需要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三传的起法和课体的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