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经典记载了玉耶女从骄慢的贵妇转变为虔诚佛教徒的过程,为女性修行者提供了生动的示范。虽然篇幅不长,但包含了对女性修学的深刻开示。
骄慢心的对治
经中开始描述了玉耶女的骄慢:出身高贵、容貌美丽、嫁入豪门,因此看不起公婆和丈夫。佛陀通过智慧开示,帮助她认识到骄慢的过患,生起惭愧心。
这个开示对现代人特别有益。在这个注重外在条件的时代,很多人因为家世、容貌、财富、地位而生起骄慢心,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学习玉耶女的故事,能帮助我们看清骄慢的虚幻,培养谦卑的美德。
女性德行的标准
佛陀为玉耶女开示了五种恶妇和五种善妇的标准。恶妇包括"如母如妹"型(缺乏热情)、"如婢如妾"型(过分卑微)、"如冤如敌"型(充满怨恨)、"如偷如盗"型(浪费家财)、"如圣如天"型(要求崇拜)。善妇包括"如母如姊"型(慈爱照顾)、"如妹如女"型(恭敬顺从)、"如友如伴"型(善解人意)、"如婢如仆"型(勤劳尽责)、"如心如意"型(心灵相通)。

这些标准不是对女性的束缚,而是和谐家庭的智慧。现代女性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根据时代特点灵活运用。
修行解脱的平等性
经中明确说明,女性同样可以证得修行果位。玉耶女听闻佛法后证得初果,说明修行成就与性别无关,只与精进程度有关。这个观点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具有革命性。
在现代社会,这个教导依然重要。虽然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差异,但在修行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潜能,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修行获得解脱。
家庭与修行的平衡
玉耶女作为已婚女性,示范了如何在家庭中修行。她转变了对公婆和丈夫的态度,把家庭变成了修行的道场。这说明修行不需要离开家庭,只需要转变心态。
对现代在家居士来说,这个示范特别实用。我们不必放弃家庭责任去修行,而是要通过尽责任来修行。照顾家人是修慈悲,处理家务是修耐心,面对家庭矛盾是修智慧。这样理解,家庭就是最好的修行场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