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在生命形成和孕育的过程中,母亲与孩子建立了无可替代的、肉体与能量上的双重深度连接。这种连接并不会因为妊娠终止而立刻消失。
心理与业力层面
决策与愧疚的焦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是是否终止妊娠的最终承载者和关键决策者之一。因此,婴灵会天然地认为母亲是“拒绝”它的人,从而产生更直接的怨怼。
这种认知会让母亲自身也产生更深的愧疚感和自我谴责。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如同一个“能量漩涡”,会反过来吸引和牢牢锁住婴灵,形成一种共生的痛苦关系。
业力法则的体现:
在因果律中,母子/女关系被认为是业力纠缠最深的一种。选择成为你的孩子,是业力的牵引;而拒绝这份缘,便会形成新的、更复杂的业力结节。
从承负观念看,母系的血脉连接在灵性上被认为更为直接,因此业力的显现也更为快速和强烈。
社会与文化层面
文化叙事的塑造:在许多文化叙事中,生育和抚养被视为女性的核心责任。因此,当出现问题时,无论是内在的自我谴责还是外在的无形压力,都会更多地指向母亲。
男性的能量特质:传统上认为,男性阳气较盛,灵体较难接近。而女性属阴,情感更为细腻敏感,身体和能量场也更容易感知和接收到灵界的信息与影响。
那么,父亲就完全没有责任吗?
绝非如此。
从灵性角度看,父亲提供了生命的另一半能量(精元),同样存在不可推卸的因果责任。一个健康的婴灵超度,必须父母双方共同参与。
在许多案例中,婴灵也会纠缠父亲,但其影响方式可能不同:
对父亲的影响:可能更多体现在事业财运受阻、人际关系紧张、身体健康出问题(尤其是肾脏、泌尿系统)等方面。
父亲感知较弱:由于上述的能量连接不如母亲直接,父亲可能感知不到问题的根源,只觉得事事不顺,而不会像母亲那样有强烈的情绪和身体感应。
婴灵“纠缠”母亲,是一个由最深刻的生物能量连接、最直接的心理业力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并非一种惩罚,而是一种扭曲的“求助”和扭曲的“爱”。它停留在最熟悉、连接最深的能量源附近,希望被看到、被承认、被关爱。因此,化解此事也必须由母亲主导,父亲共同参与,通过共同的忏悔、超度和行善积德,才能共同解开这个结,让婴灵得以超生,也让父母双方都获得心灵的解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