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古称“纳吉”或“文定”,是婚姻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标志着双方家庭正式认可婚约。择日举行订婚仪式,不仅是为求吉祥,更是为这段即将缔结的姻缘奠定一个和谐稳固的基石。
一、订婚择日的核心原则
订婚择日虽不如结婚择日般严格,但因其涉及“缔约”,故有其独特的核心原则。
以女方利益为优先(大利月、小利月)
这是传统婚嫁习俗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 选择订婚月份,应优先考虑对女方有利的月份。大利月:对女方最有利的月份,为首选。
小利月:次选的吉利月份。
推算方法:根据女方的生肖属相(出生年支)来推算。
速查表:
女方生肖 大利月 小利月 鼠(子) 农历六月、十二月 农历正月、七月 牛(丑) 农历五月、十一月 农历四月、十月 虎(寅) 农历二月、八月 农历三月、九月 兔(卯) 农历正月、七月 农历六月、十二月 龙(辰) 农历四月、十月 农历五月、十一月 蛇(巳) 农历三月、九月 农历二月、八月 马(午) 农历六月、十二月 农历正月、七月 羊(未) 农历五月、十一月 农历四月、十月 猴(申) 农历二月、八月 农历三月、九月 鸡(酉) 农历正月、七月 农历六月、十二月 狗(戌) 农历四月、十月 农历五月、十一月 猪(亥) 农历三月、九月 农历二月、八月 避开禁忌月份与日期
避开鬼月:农历七月(孟兰节),传统上不宜提亲、订婚。
避开三娘煞: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其不能出嫁。三娘煞日指每月农历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这些日子不宜订婚。
避开新人禁忌:日期不宜与男女双方父母的生辰正日相同。
与结婚计划相衔接
订婚日期应与计划的结婚日期保持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通常为数月至一年,以便双方家庭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婚礼。
二、专业订婚择日流程(传统方法)
若追求传统与严谨,可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合婚是基础
在订婚之前,最好先进行“八字合婚”。这不只是为了看两人是否适合结婚,更是为了了解双方八字的“喜用神”,为后续择日提供依据。如果两人八字中有冲克,也能提前知晓并寻求化解之法。
第二步:选定大利之月
如上所述,根据女方的生肖,确定订婚的“大利月”或“小利月”。

第三步:在月中筛选吉日
在选定的月份中,参考黄历(皇历)进行精细筛选:
首选吉神:选择带有 “天德”、“月德”、“天喜”、“三合”、“六合” 等吉神的日子。这些日子气场和谐,特别利于喜庆缔约之事。
查看宜忌:黄历上明确标注 “宜订婚”、“宜纳采”、“宜订盟” 的日子为最佳。
避开的凶日:
绝对避开“月破”、“岁破”、“四离四绝”等大凶之日。
避开“破日”、“平日”、“收日”等建除不吉之日。
避开与男女双方生肖相冲的日子。(例如,男方属鼠,避开午日;女方属兔,避开酉日)。
第四步:择定吉时
选定吉日后,还需选择举行订婚仪式的具体时辰(通常以交换信物或签订婚书为准)。
优先选择上午(9点至11点)或中午(11点至1点),此时阳气充足,寓意光明坦途。
避开黄昏和夜晚,因这些时段阳气渐衰。
三、现代简化择日法
对于大多数现代家庭,可以采用以下更灵活实用的方法:
黄历参考法: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在手机黄历APP上,选择一个双方家庭都方便的周末或假日,且该日明确标注 “宜订婚”或 “宜纳采” ,同时不冲男女双方的生肖即可。
特殊纪念日法:选择一个对情侣双方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例如:
初次相遇的纪念日。
正式确立关系的纪念日。
其中一方的生日(但需避开与父母生辰同日)。
像“5.20”、“七夕”这样具有美好爱情寓意的节日。
现实协调法:在“吉利”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优先考虑亲友档期:订婚是两家人的事,选择一个绝大多数重要亲友都能出席的日子,其实际意义远大于一个孤立的“吉日”。
考虑场地预订:热门酒店的周末档期可能需要提前很久预订,择日时需要将此纳入考量。
四、订婚当日的吉祥习俗与禁忌
宜:
说吉祥话:全程保持喜悦氛围,多说祝福的话。
礼品成双:男方准备的聘礼(如礼金、首饰、礼品)数量最好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穿戴喜庆:双方宜穿着红色、粉色等暖色调衣物,增添喜气。
忌:
争吵或打断:在商讨细节时,即使有分歧,也应以平和沟通为原则。
说不吉利的话:避免提到“分离”、“结束”、“破坏”等负面词汇。
聘礼数字不吉:避免出现“4”这类谐音不吉利的数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