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虽然篇幅不长,但在中国佛教中具有深远影响,由此形成的盂兰盆节已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部经将佛教的出世精神与世间的孝道完美结合。
目连救母的深层寓意
目连尊者为救度堕入饿鬼道的母亲,竭尽神通仍不能及,最后在佛陀指导下,通过供养十方僧众的功德,使母亲得以超升。这个故事表面讲的是孝道,实则蕴含着深层的修行寓意。
“目连”代表智慧,“母亲”代表根本无明。这说明仅靠智慧(目连)无法破除根本无明(母亲),必须依靠僧团的共修力量(十方僧众)和正确的方法(佛陀开示),才能究竟解脱。
孝道思想的究竟诠释
《盂兰盆经》将世间的孝道提升到出世间的层面。经中指出,孝不仅限于供养父母衣食,更要帮助父母获得永恒的安乐——解脱生死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忙于工作,无暇陪伴父母;或者虽然物质供养丰富,但精神关怀不足。《盂兰盆经》提醒我们,真正的孝道要在物质供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父母建立正信正见,走向解脱之道。

僧宝功德的殊胜开示
经中详细说明了供养僧众的殊胜功德。在结夏安居结束的僧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其功德不仅能利益现世父母,还能超度七世父母。这体现了佛教对僧宝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僧宝的意义很重要。僧众是佛法的住持者,供养僧众就是护持佛法。但我们要避免盲目崇拜,应该以智慧观察,如法护持真正的修行人。
盂兰盆法的现代实践
盂兰盆法会的核心是“设斋供僧”,这在今天可以有现代化的诠释。除了传统的供养方式,还可以支持僧众的教育、修行等活动。重要的是那份虔诚恭敬的心,而不是供养物的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修学《盂兰盆经》,就是要时时念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国土恩。通过念恩、感恩、报恩的修行,破除自我中心,扩展心量。这是转化烦恼、积累资粮的殊胜方法。
自他二利的圆满结合
《盂兰盆经》的法门既利益亡故父母,也利益修行者自己。通过报恩修行,我们破除我执,增长慈悲,开发智慧。这是自他二利、现当益丰的殊胜法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将盂兰盆的精神扩展到世界范围。为世界和平祈福,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修行,这就是现代版的盂兰盆法会。
《盂兰盆经》跨越千年,依然焕发着智慧的光芒。它告诉我们,佛法不离世间法,出世间的解脱要从世间的孝道开始。通过如法修学,我们既能报答父母深恩,又能走向究竟解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