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葬前、下葬当日、下葬后。
一、下葬前准备
择日与择地
择日:请风水师傅根据逝者的“仙命”(生辰与忌辰)以及家属的生肖,选择一个吉日吉时,务必避开“重丧”等大凶之日。这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也是传统中最为看重的一环。
择地:选择墓地(对于土葬)或骨灰安葬的墓位。由风水师傅勘测,选择“藏风聚气”的吉壤,确定墓穴的坐向分金。
物品准备
祭品:香、烛、纸钱、水果、糕点、酒水、三牲(或素食)。
用具:铁锹、红布、红纸、硬币、五谷(如大米、红豆、黄豆等)。
仪式用品:逝者的照片或牌位、挽联、花圈。
骨灰盒或灵柩。
人员沟通
与墓地管理部门沟通,确定下葬时间、位置和注意事项。
通知主要亲友下葬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二、下葬当日流程
这是整个仪式最核心的部分,步骤严谨,充满象征意义。
第一步:暖穴(也称“暖坑”、“烧坑”)
在选定的吉时,由儿子或长孙在墓穴内焚烧少量的纸钱或芝麻秆。
象征意义:驱走墓穴中的寒气和湿气,为逝者营造一个温暖、干燥的“新家”。
第二步:清穴与铺金
焚烧完毕后,清理墓穴内的灰烬,确保干净。
在墓穴底层铺上一层金色的纸钱或黄布,称为“铺金”。
象征意义:为逝者垫底,寓意后代“脚踩黄金,富贵荣华”。
第三步:安放灵柩/骨灰盒
土葬:由抬棺人将灵柩平稳、端正地放入墓穴中。
火葬:由长子或长孙怀抱骨灰盒,用黑伞遮阳(避免阳光直射),缓缓将骨灰盒安放入墓穴的卡位上。
关键:由风水师傅用罗盘精确校准灵柩或骨灰盒的坐向,确保与预定的分金线一致,此为“立向”,关乎风水吉凶。

第四步:放置随葬品与盖棺
在灵柩或骨灰盒周围放置一些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如眼镜、书籍等,需为不易腐烂品),但现代多从简。
在骨灰盒上覆盖一块红布(通常由女儿准备),称为“铺盖千秋”,寓意福泽后代。
土葬则进行盖棺。
第五步:抛洒福物
由家庭成员将准备好的五谷、硬币等物品抛洒在灵柩或骨灰盒周围。
象征意义:
五谷:象征五谷丰登,后代丰衣足食。
硬币:象征财源滚滚,后代富贵兴旺。
第六步:封穴(掩土)
由长子(或所有男性直系亲属)进行第一铲土,撒在墓穴上,随后由工作人员或帮忙的亲友共同掩土,将墓穴封实。
象征意义:子女为父母“盖房”,尽最后的孝道。
第七步:祭拜与辞行
封穴完成后,在墓前摆放祭品,点燃香烛。
所有亲属按长幼顺序依次上香、跪拜、烧纸钱,向逝者作最后的告别。
诵读祭文(可选),表达哀思与祝愿。
第八步:绕墓与返家
祭拜完毕后,亲属手持香火,按顺时针方向绕墓三圈,表示不舍与告别。
离开墓地时,切忌回头张望,民间认为这会让逝者的灵魂留恋不舍,无法安心离去。
返回家中前,需在门口跨过一个火盆,或用柚子叶水洗手,以示祛除晦气。
三、下葬后习俗
圆坟
下葬后的第三日,亲属需再次到墓地,为新坟添土、整理形状,并再次祭拜。
这标志着坟墓的最终建成,仪式全部完成。
守孝
古代有严格的守孝制度,现代虽已简化,但直系亲属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49天或百日)仍应保持低调,避免参加喜庆活动,以示哀悼。
重要禁忌与注意事项
忌迟到:所有人员应提前到达,确保在吉时准时开始仪式。
忌不吉言语:整个过程中,忌说“死”、“鬼”等不敬词汇,也忌相互争吵。
服饰庄重:参与者应穿着深色、素雅的服装,表示哀悼。
生肖冲克:若亲属中有人的生肖与下葬日辰相冲,通常建议其在关键仪式(如封穴)时暂时回避。
情绪管理:虽悲伤,但应尽量保持克制,避免嚎啕大哭至眼泪滴入墓穴,民间认为这会羁绊逝者灵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