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最佳:天时——择吉年吉月吉日(战略层面)
这是最为重要、必须优先考虑的时间维度,由风水师或专业人士根据传统历法推算得出。
避开大凶之年:
必须避开与逝者“仙命”(去世年份的干支)相冲的年份,即“冲仙命”年,此为大凶。
避开“三煞方”临太岁的年份。
选择吉利月份:
选择与“仙命”及墓穴“山向”相生、相合的月份。
避开与“仙命”相冲、相刑、相害的月份。
传统上,普遍会避开农历三月(清明破土)、七月(鬼月)。
精择黄道吉日(核心关键):
首要原则:避大凶。必须绝对避开 “重丧日”、“三丧日” 等可能导致家族再遭不幸的顶级凶日。
其次原则:迎吉神。选择有 “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 等顶级吉神护佑的日子。
参考黄历:选择明确标注 “宜安葬”、“宜破土” 的日子。
此层面的“最佳”,是指所选定的那个具体日期,在宇宙能量场上最为和谐、稳定,对逝者和生者都最为有利。
第二最佳:地利——择吉时(战术层面)
在选定了吉日之后,需要在当天选择一个最佳的时辰(2小时为一个时辰)进行下葬仪式。此时辰与墓地的具体环境(地利)相结合。
通用黄金时段:辰时、巳时
辰时(上午7点 - 9点):旭日东升,阳气生发,是一天中气场最清朗、最充满生机的时候。此时下葬,象征逝者沐浴新生之光,后代家运光明。
巳时(上午9点 - 11点):阳气继续上升,最为旺盛。此时下葬,能量最强,寓意家族兴旺,活力充沛。
为何选择上午?
阳气充足:下葬属阴事,选择阳气旺盛的上午进行,可以平衡阴阳,避免阴气过重对生者造成干扰。
象征意义:代表“向阳而生”,寓意逝者的灵魂走向光明,也预示后代前途光明。
需要避开的时辰:
午时(11-13点):阳气达到顶峰,物极必反,且是午休时间,气场不稳定。
夜间和黄昏:阴气渐盛,绝对不宜下葬。
此层面的“最佳”,是吉日之中的“点睛之笔”,确保了在一天之中能量最正向、最和谐的时刻完成安葬。
第三最佳:人和——现实与情感的平衡(执行层面)
这是基于现实考量与人文关怀的“最佳时间”,确保了仪式的顺利进行和生者的情感需求。
“热灰”下葬:
符合“入土为安”的传统:让逝者尽快得到安息,避免骨灰长期寄存。
利于生者心理:尽快完成所有仪式,有助于生者结束哀悼期,开始新的生活,避免情感长期悬置。
指在逝者火化后,当天或短期内(通常3-7天内) 即举行安葬仪式。
优点:
特殊纪念日:
有些家庭会选择对逝者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下葬,如其生日、结婚纪念日,或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祭祖节日。
优点:赋予了下葬仪式更深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和纪念意义。
兼顾亲友:
选择一个大多数至亲好友都能到场的时间(如周末),让大家能一同送逝者最后一程,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最佳”。
此层面的“最佳”,体现了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对现实情况和生者心理健康的充分考虑。
最理想的下葬时间,是以上三个层面的完美结合:
一个在风水上大吉的【年份和日期】,在当天阳气旺盛的【辰时或巳时】举行仪式,并且能让亲友顺利参加,尽快使逝者入土为安。
最后的重要提醒:
无师不葬:第一和第二个层面的时间选择,务必委托真正专业可靠的风水师进行推算,切勿自行查阅黄历简单决定,以免犯下大忌。
心诚为上:在所有讲究中,家属的虔诚、恭敬与平和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能量。一个仓促但充满敬意的仪式,远胜于一个吉日良辰却充满争吵的葬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