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修行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通灵者",而是将修行完美地融入日常生活,达到修行与生活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才是出马弟子真正的归宿和解脱。
修行生活化
许多初入门者容易将修行与生活割裂开来,认为打坐、诵经、做法事是修行,而工作、家务、社交是俗务。这种分别心本身就是修行的障碍。
真正的修行是将修行的心带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洗碗时专心洗碗,感受水流过手心的触感;工作时专心工作,保持清醒的觉知;与人交谈时全心倾听,不起分别评判。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都可以是修行的道场。
出马弟子尤其要在与家人的相处中修炼自己的心性。对父母尽孝,对配偶尽责,对子女尽责,这些世俗的责任履行得好,远比神通广大更能体现修行的境界。一个连家人都相处不好的弟子,很难相信他能够真正利益众生。
生活修行化
当弟子修行到一定境界,生活会自然成为修行的延伸。不需要刻意安排修行时间,因为每时每刻都在修行中。
在工作中,弟子以诚信待人,以敬业做事,这就是修行;在家庭中,弟子以爱心持家,以耐心教子,这就是修行;在社会中,弟子以慈悲助人,以智慧导善,这就是修行。
出马弟子不必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神秘的"大师",而应该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有正当的职业,有健康的爱好,有真诚的朋友。这种平常心恰恰是最高深的修行。

神通与平常
随着修行的深入,弟子会逐渐淡化对神通的执着,回归平常。他们依然能够运用神通济世度人,但不再以此为荣,反而更加注重用平常的方式帮助他人。
一个真正的明师,往往看起来平凡无奇,言谈举止与常人无异。只有在必要时,才会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和能力,而且事后即恢复平常,不留痕迹。
弟子要明白,神奇异术吸引的只是好奇者,平常德行感召的才是真修行。与其追求神通广大,不如培养平常心、慈悲心和智慧心。
自利与利他的统一
出马修行的特殊性在于,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过程。弟子通过帮助他人来积累功德,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同时,只有自身修行境界提升,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但这种统一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发心上。如果帮助他人是为了积累功德,那么这种帮助就变成了交易,功德也就有限。真正的利他是无条件的,是不计回报的,这样的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
弟子要在利他中破除我执,在度人中学会无住。当不再有"我"在修行、"我"在度人的概念时,自利与利他就自然统一了。
生死自在
出马修行的最终考验是对生死的超越。弟子通过长期的修行,应该能够看清生死的本质,坦然面对生命的无常。
许多老弟子在临终前都能预知时至,安排好身后事,平静安详地离开。有些功德圆满的弟子,甚至能够自由选择往生的时间和方式,示现生死自在的境界。
这不是说弟子都要追求这种境界,而是要通过修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活得明白,死得安详。这才是修行带给生命最真实的利益。
回归本心
出马修行无论走得多远,最终都要回归本心。所有的仪式、规矩、能力,都是通往本心的工具和路径。
当弟子彻见本心时,会发现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一切智慧德相,仙师与弟子本是一体,度人与被度皆是戏论。这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圆融无碍,什么是自在解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