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上人”是一个专用于祭祀文书(如包好的纸钱、祭文)上的称谓,它的意思非常简单直接:
“阳上人” = “还活在阳间(人世)的人”。
它特指正在执行烧纸、祭拜这个行为的在世后人。
详细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解开来:
阳:代表阳间,即我们活人所处的世界。
上:在这里是“之上”或“在此”的意思,是一种谦称,表示“在阳间的”。
人:即活着的人。
所以,“阳上人”合起来就是 “在阳间的人敬上” ,类似于书信结尾的“敬上”、“谨上”,表明了祭祀者的身份和状态。
如何使用?
“阳上人”通常与祭祀者的自我称谓连在一起使用,格式为:
[祭祀者与逝者的关系] + [祭祀者名字] + 阳上人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叫 张三 的人,给他的 父亲 烧纸。
写在纸钱包上:
故显考张公讳XX老大人 收用(这是写给父亲的,XX是父亲的名字)
孝男 张三 阳上人 祀
他会在纸钱包的封皮上写:
写在祭文或疏文上:
阳上人 孝男 张三 叩献
在文末的落款处会写:
“阳上人”与“阳上”的区别
您可能也会看到“阳上”的写法,两者意思基本相同,可以互换使用。如果非要细分:
阳上人:更强调“人”这个主体,即“阳间的人”。
阳上:更强调“阳间”这个地点或状态,即“来自阳间”。
在实际使用中,“阳上人”更为常见和正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